当期位置:资讯 > 健康资讯 >

《舌尖上的中国》爆红秘笈:动听解说+唯美画面

2012-05-29 12:48:11   来源:北方网   人气:

《舌尖上的中国》飘红秘笈:动听解说+唯美画面

《舌尖上的中国》截图: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松茸

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最近爆红。很少有一档影视作品能将“食物”这样一种“死物”拍得如此千娇百媚、目眩神迷,通过唯美的镜头、动听的解说、明快的节奏,《舌尖上的中国》成功诱惑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近日新快报记者采访各路电视专家,独家为您揭秘该片诱惑到观众的种种“狡猾的手段”。

手段一:干净、唯美的画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开篇在简单交代中国是个地大物博食材丰富的国度之后,画面切入到云南香格里拉。首先出现的镜头就是在群山环绕之中的香格里拉城,然后配合着旁白对当地气候的解说,很快闪过几处云烟缭绕的壮阔大山,最后画面定格在了一处景色唯美的小桥上,一个叫柴旦卓玛的藏族姑娘和她的母亲开始走入镜头……如果仔细将这些镜头逐个进行定格,观众会发现,其中每一次镜头都极为讲究,定格下来完全不输于任何一副名家画卷的画面布局。纪录片有这样的风格并不奇怪,但能将这种风格贯彻到该片每一组镜头并同时用镜头来推进叙事的功能却不得不说是一种高超的电视艺术手段。要知道在第一集后面的剧情当中,即便是掘藕人在一片狼藉的淤泥当中掘藕时,画面的构图也是丝毫不乱,反倒是借助掘藕人拔藕时那轻巧流畅的动作,令整个画面看起来格外赏心悦目。

如果说上述的镜头表现手法大多是通过远景和中景的拍摄处理来达到诱惑观众的效果的话,那么剩下的近景就是这部片的杀手锏了。拿该片第一种介绍的食材——松茸来举例,这一段落中镜头数次巧妙地选取近景拍摄的角度,将镜头对准了松茸藏身的那一小片土堆,而将该土堆周边的凌乱景致做了虚化处理。随着小锄头轻轻扣入土堆,一个轻巧的撬动,然后一双干净的手将饱满的松茸从容地摘走这样的动作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能令观众产生一种亲身采集的乐趣;最绝的是镜头记录烹饪松茸的过程,首先是一块被筷子夹着的酥油在沸腾的黑陶土锅上匀净地游走,营造出动人气氛,然后画面中几块被切成片状的松茸在黑色铁板上随温度提升而轻微跳动、因水分流失而卷曲“身体”、又因油料的加入而华丽变身成金黄色的那个过程,因为干净的画面表达而显得格外生动。难怪很多观众都抱怨说,“看着煎松茸的画面,在烟雾冒起的那一瞬间听到旁白说‘香气毕现’,我马上就被挑逗得口水哗哗的啦。”

手段二:细节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巨大反响之后,最大的一个争议就在于很多美食家认为这部纪录片并非是单纯以介绍美食为目的的作品,里面还夹杂着地理、风土、人情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完全颠覆了传统美食节目——加多少克油盐酱醋,再加什么食材的死板方式。它独特叙事的过程,却令观众耳目一新。

出现在节目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与要介绍的美食紧密相关的,如挖松茸是卓玛和她的藏族同胞每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掘藕的小伙子更是透露他家盖房子的钱以及小孩读书的钱都来源于自己挖藕,广西的靠着自家竹林吃饭的先生更是依靠祖传的秘法做起了酸笋生意。当观众看到属于死物的食材在人类生活的流水线上流转的时候,会忍不住对这些食材产生一种感恩的想法,令这些食物显得更为可爱和拟人化,恰恰紧扣了主题“大自然的馈赠”。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这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手段三:清脆的声音

在电视表现艺术当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讲究一个“声画同步”,但《舌尖上的中国》却将这一最简单的定律演绎到了最高的水准。就好像古龙武侠小说当中傅红雪,没有任何花哨的武艺,却将拔刀的动作练得炉火纯青,讲究一招制敌。很多观众看这部作品时,最大的惊叹除了画面展现出来的唯美之外,还在于在片中切割食材、煎煮食材时所传达出来的那种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清脆声音。片中细笋柔嫩的肢体与下锅后爆出的清脆油炸声之间的强烈对比、厨师用山盐在火腿上摩挲时发出的沙沙声均能最大程度的体现食材和美食本身的质感。

手段四:明快的节奏

记者翻看该片时发现,每一集《舌尖上的中国》时长均为50分钟。但这50分钟并没有纠缠在单纯某一个食材上大做文章,而是围绕诸如“大自然的馈赠”、“五味的调和”等主题,以明快的节奏讲述诸多含有主题元素的美食。

这其中每讲述一种美食的小故事,其所占的戏份比例都堪称短小精悍。粗略算来,大概在20分钟的篇幅里该片会讲述三种食材,也就是出现三个关于食物的小故事。在人们还在为上一种美食意犹未尽时,影片已经带着观众开始体验下一道风景、下一种美食和下一种风土人情。这一编排令观众好像是去朋友家吃饭,刚夹了一筷子美味的烧鹅,主人家又马上端上来一道烤乳猪,简直目不暇接,菜式丰富。

主创人说总导演陈晓卿:“所谓馋猫,你懂的。”

《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23日做客新浪微访谈,谈起这部口碑甚好、成为网民热门话题的纪录片,他表示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希望大家看着开心,感动就好。

一连七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播完后,毫无疑问成为了微博的热门话题,更衍生出了很多周边产品。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希望大家看着开心,感动就好。现在的很多评论有点过度诠释,我本人也没有什么思想,没有追求,更不喜欢被别人拔高,从一个简单的片子里边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当然大家看了片子有感受,也没什么错”。他表示为了拍摄这部片子,摄制组用了一年的时间,走了将近100个地方,“我们的目标是做得专业,至于引起了这么多反响,我想和整个摄制团队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大家在前期的策划、拍摄、后期剪辑中付出了很多智慧和劳动,我只是这个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并为此感到荣幸”。《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节目又不像美食节目,里面夹杂很多美食背后的故事,人文气息很浓,陈晓卿表示其实做这个节目是想通过美食夹带一些私货,让观众通过美食感受到当下中国一些人和生存状态。

在看《舌尖上的中国》时,很多观众都发现了猫的镜头特别多,陈晓卿笑说:“所谓馋猫,你懂的。”而很多观众埋怨湘菜和川菜的戏份少,陈晓卿则说:“可能是因为他们俩太过耀眼,目前排不开档期”。陈晓卿透露,目前英文版的配音正在制作,以后也还会推出其他海外版本,也计划筹拍第二季。

原文地址: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12/05/24/009292218.shtml

专题地址:

《舌尖上的中国》专题(高清视频全集、相关视频菜谱大全、各方评说)

分享到:

Copyright © yy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