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资讯 > 健康资讯 >

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

2012-05-29 12:13:03   来源:腾讯   人气:

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

摄制组的目标是选择那些附带更多信息的美食,选择那些沉淀了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的东西

总导演陈晓卿有两个身份,一个身份是纪录片导演,他从1991年就开始拍纪录片,凭借代表作《龙脊》、《森林之歌》等,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电视节奖项,现在是央视纪录片频道运营部负责人;另一个身份是美食专栏作家,在《Time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开设有美食专栏,他自称“一枚吃货”,人称“美食活地图”。这一次,将纪录片和美食结合在一起,对他而言,实在是再幸福不过。

他和沈宏非、蔡澜是多年好友,纪录片开拍前,陈晓卿邀请这两位美食家和所有主创人员,一起开会反复讨论拍摄角度的问题。讨论伊始漫无边际,因为中国的食文化是一个庞大又过于繁杂的主题,他们讨论过很多方案,其中包括以“五味”为框架,最终,“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成了他们的方向。

“发现美食并不难。”陈晓卿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好吃的东西,重要的是要带什么样的观念去寻找美食。”

因此,选择那些附带更多信息的美食,选择那些沉淀了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的东西,成了摄制组寻找的目标。“在《厨房的秘密》一集里,我们选择了云南香格里拉的陶锅,陶锅代表了中国烹饪从烤到煮的过程;接下来拍了广东佛山的一次乡村宴会,一头猪完整地蒸了给大家吃;第三个地方又找到了长沙一个厨师学校,讲了烹炸。这三个地方恰恰代表了中国烹饪制作的三个重要节点,从煮、到蒸、到炒,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烹饪发育得像中国这么完整。”陈晓卿说。

“有一集我们拍的是主食,那就要回答为什么中国是‘南米北面’的格局?这和中国历史上的水稻栽培有关系,秦岭以北很少有水稻,而从西亚传来的小麦在北方多有种植。同样是面食,从西北边疆的巨大的馕,到中原地区的吊炉烧饼,再到江淮地区的黄桥烧饼,越来越趋于精致,这种差异带来很多有趣的现象,是我们感兴趣的。”

在他看来,最能体现中华美食智慧的内容,出现在第3集《转化的灵感》中。“它开宗明义,一开始就说中国人从来不满足于一张乏味的菜单,这个显不出自己的技术含量,所以人们用很长时间,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食物,比方说豆腐。”

“大豆刚刚出现在中国人食谱上的时候,它的地位非常尴尬,因为它吃起来没有食欲,而且胀气,不利于吸收。我们这集的导演恰好是一个发酵专业的专家,他在做这方面的时候,显得特别得心应手。我们看到了豆腐,豆腐之后又有酱豆腐、毛豆腐、臭豆腐……各种各样从豆腐派生的产品,还有我们吃的大酱、酱油,也是用黄豆发酵而成。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味觉基础。”

摄制组在南方还拍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习俗,例如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下来的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祝愿他长寿。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于是北方的面条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遗憾的是,片中的很多传统美食已经慢慢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一些古老的制作工序和习俗已经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比如香港大澳的阿婆做的虾酱。还有一些美食的制作工序则随着老辈人的离去失传了。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在沈宏非看来,集体怀旧说明有些东西正在远去,“食物是民俗的重要载体,很多节日是因为有一样专门与之对应的食物而较为永久地保存下来。当农业社会充分转型到工业社会之后,聚居改为分居,厨房从合用改成独用,超市取代了菜场,有一些‘从前的美味’就会不可避免地渐渐消失。”

原文地址:

http://ent.qq.com/a/20120529/000123.htm

专题地址:

《舌尖上的中国》专题(高清视频全集、相关视频菜谱大全、各方评说)

本文导航
分享到:

Copyright © yy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