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视频20101117-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汤 气滞

2012-08-04 23:51:59   来源:优酷   人气: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下观看视频节省流量!

如无法观看,请在电脑上观看视频。

北京卫视2010年养生堂视频第20101117期: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汤气滞。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李铮;主持人:王宁。

本集讲解的内容:

气——半夏厚朴汤

今天我通过讲中医经典名方,告诉大家,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气的特点,以及我们中医在生理、病理等各种情况下,怎么运用调整气机来治病的辩证思维。

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气。(互动)

气虚的气,气滞血瘀的气,在前面补阳还五汤里,在说明气血关系里,都会一一提到,今天我讲的是生气的气。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女病人,年龄看起来40多,愁眉苦脸,来的时候,说胃里胀,心口窝下面堵个大疙瘩,按也按不到东西,顺时针逆时针揉都不好使,而且大便困难,不干燥,但每次都蹲很久,排气后缓解,旋即加重。中医讲究四诊合参,我对望诊很喜欢,因为通过望诊可以判断一个病人的性格情绪等等情况,而这个情绪和性格,与一个人的体质以及疾病的特点,关系非常大。我观察她,说话的时候,啰啰嗦嗦,喜欢卡嗓子,自我关注度大,——这明显是一个家庭关怀不够,缺乏安全感,性格压抑的女人。这样的情绪,最容易导致,阳气虚弱,或者气郁,有的人还有内火,虚火。本人也跟我说,家庭关系紧张,儿女操心,最近儿子工作的事情,让她正发愁,舌淡红,苔腻而微黄,脉弦弱。

大家和我一起来诊断一下。(互动)

这个疾病基本可以确诊:气郁痰阻。

我开了一个小方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瓜蒌。

病人吃了2副,就已经感觉胃里胀闷的感觉减轻了很多,原方略作调整,继续服用一个星期,并做心理辅导。包括痞满的感觉,以及卡嗓子的症状基本就消失了。

我这个方子来源于哪里呢?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世国家级医典《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宗金鉴》,名医名家《千金要方》、《赤水玄珠》、

《金匮要略》里曾经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所谓“炙脔”,是中医常用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明代名医孙一奎的《赤水玄珠》首先确立了该病的病名为梅核气:“生生子曰: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该病主要表现为有咽喉中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舌苔白腻,脉弦滑。可伴有胸胁满闷,或咳或呕,或有痰涎等。

名为梅核,说明其咽中异物之感状如梅核大小。

加个气字,用意有二:

①首先说明其病机与气有关——与气有关的脏腑有哪些?总结:肺主一身之气,且主咽喉,并为水之上源。(肺气足,则可吸入足够的清气营养周身)

肝主疏泄,尤其侧重于气机的疏泄。

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升胃降。

肾主纳气,保持呼吸的深度,可以理解为降气。

从仲景的这首方子里看,反过来看当时的情形,应该是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职,不能运化和敷布津液,于是湿聚为痰,与气相搏,逆于咽喉,遂呈仲景时代的梅核气一病:咽中如有物阻,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的症状。

②其次说明其有异常之症状,而无可见之形状,与气之有质而无形之特点相似,即该病咽内检查无异常发现。该病以妇女多见,亦可偶见于男子,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此证男子亦有,不独妇人也。”

梅核气,又名梅核、梅核风、回食丹。在西医耳鼻喉科认为是慢性咽喉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咽喉压力症候群,喉球症之类的疾病。通常经过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详细检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红、微有肿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一般我们要排除咽喉以及邻近器官病变,多发于中年女性。

说了半天,怎么治疗呢?

《金匮要略》里曾经记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

〖方源〗《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君——半夏——和胃降逆,化痰开结,行气开郁,下气除满。

臣——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以降逆散结。

(君臣的主攻点在于:气。)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

生姜——①辛散温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呕,并佐制半夏毒。②辛能散结化痰。③鼓舞胃气以杜生痰之源。

使——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散结之气。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我开篇时候提到的病人,疾病的主要症状并不是卡嗓子,慢性咽炎,而是胃脘部心口窝下堵个大疙瘩,按之不硬。怎么和这个梅核气掺和到一起去了呢?

这就反映了两点:

1、对中医名方的理解,不应该拘泥,要活学活用。

2、对气机的认识,应该从五脏六腑去着眼,而不是盯着症状本身。

【阐述】

谁说这个方子只能治疗“咽中如有炙脔”?仲景只是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却没有说:“半夏厚朴汤,只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对不对?

仲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如有”。

“如有”提示我们,这是一种感觉异常的疾病,类似西医的癔症,神经官能症。能查到有问题的指标么?通常经过耳鼻喉科的咽喉部详细检查,大多只是咽喉部粘膜微红、微有肿而已,其它大致是正常的。

那么我们人体除了慢性咽炎的自我感觉异常,其他部位就没有了?

大家想想,还有哪些不适?是检查不出来的?

比如我们开篇的这个妇女,她的主要症状在胃脘部,也是自我感觉的异常,也是表现了气郁,痰阻的证候——舌苔脉象,以及各方面指证(排便困难,久蹲难出,排气舒畅),——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以此方加减使用。

那么具体怎么加减呢?因为肺开窍于喉,肺主咽喉,所以半夏厚朴汤原方,以苏叶为使药,引诸药至肺窍咽喉,达到行气祛痰之功效。

那么,该妇女,病位在胃脘,而且舌苔微黄,提示内有痰热,再加大便困难,所以去苏叶,加全瓜蒌。

中药瓜蒌分三个:

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仁——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全瓜蒌——兼前二者功效。

根据病情,选用全瓜蒌。

瓜蒌是味好药,除了上面的功效之外,对于肺热咳痰,黄痰有效,并且,单味药还可以治疗冠心病,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一定疗效,还可以解毒散结,常用治肺痈、乳痈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分享到:

Copyright © yy24.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